王林:此次疫情,对所有企业都是一场倒逼(上篇)

2020-02-22


2月2日,【正和岛·公益专题线上直播】如期进行。

疫情给无数中国企业带来困难:企业迟迟不能开工,海外订单不能按期交货、客户丢了怎么办?员工工资要加倍照发,银行货款及利息要还,房租要交……现金流断了,谁来买单?疫情后的业务机会在哪里?我们如何化危为机?面对几万家企业共同的问题,我们邀请了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、正和岛首席经济学家、正和岛研究院院长王林教授,为大家答疑解惑。

以下是王林教授采访实录。

 

做最好的努力,做最坏的打算

 

很多人把当下疫情与非典时期相比,但从经济角度,当下中国与2003年有着明显不同:

 

首先是个好消息,2003年时,中国的经济体量较小,只有1.4万亿美金;而2019年,中国经济总量高达14万亿美金。这是10倍的差距。

 

也有不好的消息。2003年,中国正处在加入WTO之后的市场红利期,正面向世界开启改革开放的全新篇章,再加上因为美国911事件,需要与中国携手反恐,所以当时美国对中国也是非常宽容的,中国的外贸占经济总量的比例,从2001年的7%,用了2年时间,到2003年就已高达30%。

 

但今天与2003年完全不同。当下,逆全球化已成为世界的主流,而且,中美贸易摩擦仍在不断进行中,有这样一组数据:

 

2019年,中国对外出口增长了0.5%,而对美国出口下降了12.5%。

 

所以,相比非典期间,中国现阶段的对外经济是比较被动的。

 

中国的内部经济,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。2003年非典时期,中国正处于房地产周期、库存周期等产能周期的上升期,并且拥有巨大的人口红利,财政、货币政策的空间也比较大,整体处于蓬勃向上的状态。所以,8个月的非典困难期,对经济影响相对较小。

 

2003年相比,当下中国第三产业占比已经高达53.9%,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高达57.8%,高出2003年22.4个百分点。

 

所以,新型冠状病毒对消费和制造业都形成了巨大的障碍。

 

究竟大到什么程度,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判断:

 

第一个状态是,如果钟南山先生预计准确,疫情被有效控制,在15天左右较短的时间结束,那么对经济的冲击,主要是在第一季度,大概会放缓到4%-4.5%左右,后面几个季度会恢复到5.8%—6%左右,全年可以维持在5.4%左右。

 

第二个状态是,如果疫情没有那么乐观,蔓延到第二季度,到了6月份,在高温的帮助下,病毒消失。(非典就是在高温下,突然消失的)在国家有力的调控下,通过大家的努力,后期增速,也会维持在5.5%-6%之间。

 

但是我还是非常同意陈薇院士(中国工程院院士、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陈薇)的判断:

 

我们要做最好的努力,但是做最坏的打算。

 

从最坏的角度看,考虑到病毒的潜伏期较长、传染性较强,一旦复工后,再次出现了扩散和传播,或者是一些地方的防控不到位,疫情的延长时间超出了预期,蔓延到第3季度,那么中国经济的增速可能会降至5%左右。

 

 

相关新闻